
中心簡介
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 (BCRC) 及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 (GIMBC) 之成立靈感來自Carl Hempel、Julian Jaynes、Herbert Simon、Patricia Churchland 和 Marcus Raichle開拓新知的願景。
BCRC和GIMBC的共同使命為超越這幾位科學家奠定的基石,
本中心設立於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究團隊由基礎科學家、臨床醫生和哲學家組成,結合跨領域的認知神經科學、影像醫學、神經內外科學、精神醫學、實驗心理學與心智哲學等專業,整合各學門的專長,探討意識與認知功能以及意識與自我關係的連結。
我們的研究員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包括意識損傷、睡眠、盲視、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和憂鬱症。研究團隊也在研究腦部執行功能、測謊、晝夜節律、非人類的社交認知以及腦造影的研究方法論。
在研究發展上,本中心追求不僅止於科學上的突破與創新,更強調基礎科學與臨床研究的結合、研究議題的創新及開發。目前研究主題以意識與認知功能為主軸,整合多重腦造影技術,如腦波儀(EEG)、非侵入性微量磁電刺激(TMS)、眼動儀(EyeLink)、聽力室(Sound-insulated room)。並透過與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以及核子醫學科的合作,進階提供高階3T磁振造影儀(3T MRI)和正子斷層掃描(PET),也可以在鄰近的研究機構使用腦磁圖儀(MEG)。透過這些技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瞭解在健康和疾病的狀態下,大腦與心智的運作及連結,深入探討意識與認知功能的神經機制,將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應用到預防、臨床診斷、與治療,甚至拓展到其他產業,發展生醫轉譯技術。
本中心之研究員來自亞洲、歐洲和北美的國家,包含義大利、韓國、蘇格蘭、瑞士、台灣以及美國,以神經科學研究為主,但是其學術背景豐富,包括電機工程、實驗心理學、數學、藥劑學、哲學、物理學等。
我們培育具潛力的年輕研究人才,透過充分運用臺北醫學大學及其四間附屬醫院的資源,使全校師生都能與臨床醫師、臨床相關研究的關係更為緊密,提升整體研究的質與量,以培育未來醫學與各領域的中堅份子,亦是本研究中心重要的發展目標。
本中心與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GIMBC)密切合作,該所提供碩士與博士班學位,其學生來自各國,大多數研究於本中心進行。透過與各國學者的密切合作,拓展海外的研究夥伴,更提供學生國際化且多元的研究資源,提升台灣全面性的教研環境。致力使腦意識科學研究更成熟與進步,
如欲瞭解更多資訊,請切換至英文版網頁。
若您有興趣認識我們針對認知神經科學與意識科學設計的碩博士學位,歡迎您瀏覽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的網頁。